一个人的一座城2011大众点评年终策划
宁波才子胡松私房榜单>
他极富才情,写得一手好诗词。籍贯虽然是浙江宁波,却在很多城市逗留过,但最终还是选择在成都生活,他在工作中能找到快乐和激情。周末与家人爬山,平时约好友喝茶,感受成都非一般的安逸,成都人的宽厚与仗义,是他与日俱增喜欢成都的主要理由
成都滋养了我的体格
使我长成为了西南汉子

爱上这里的人 爱上这座城
成都。这一个没有多少阳光,整日水雾迷朦的地方,却还成了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怎么能不称之为奇迹?这或许正是成都寓古典于现代的独特魅力,就好像在时髦的春熙路旁,沉静的大慈寺依旧暮鼓晨钟,仍然溜达着未来的诗人。我的籍贯是浙江宁波,但去过很多城市,年轻时候求学到过哈尔滨。也因为工作需要在一些城市逗留过,比如广州,上海,北京等等。但是最后还是回到了成都,因为成都是我读硕士研和博士研究生的地方,也是我生活很久的地方。

我是16年以前研究生毕业的,我们那批人的命运非常相似,基本都是在某个地方求学,完了以后就娶了当地的姑娘,然后就悄无声息的在那里过着平淡的生活。我感觉牵强的理由不多,更多的是顺应命运本身的安排。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这个城市的依恋却一直在加剧,这个地方的人非常的宽厚,非常的仗义。这个也是我与日俱增的喜欢这个城市的主要理由。
慢生活中的“快步子”

工作是我最大的兴趣,我是一个能够持续地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激情的人。我主要做英语学习网站,由于我需要管理整个公司,所以我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杂,连程序都要我自己写。这一点似乎与成都的文化氛围有点格格不入,我自己也经常感到有点歉意,似乎性格中这些因素破坏了成都特别闲适的城市气质,特别从容的生活节奏。但是自己个性也很难改变。另外,我也很重视对于自己生活的调整,也享受着这个城市对于自己性格不断地侵蚀。比如周末我经常和家人,或者约朋友一起去爬爬山。
成都人做生意不贪,所以大小馆子都可以放胆过去消费,都不是很贵,却可以享受到很好的服务。青城山是我最喜欢去得地方,尤其偏爱那里的野山,我找了一处原先的山民迁居是留下来的废弃的破烂房子,夏天的时候尝试一些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确实能感受到苏格拉底看到集市上得东西时所说的话“这里有好多我不需要的东西啊”。
离不开成都市井情

每个人来到成都,无不被它的典雅和闲适所迷住,仿佛没有一座城池可以比肩。近世的易君左为它写了一首诗,现在看起来,仍然是成都最好的写照:“细雨成都路,微尘护落花。据门撑古木,绕屋噪栖鸦。入暮旋收市,凌晨即品茶。承平风味足,楚客独兴嗟。”蓉城一个蓉字,已足够千娇百媚,百转千回。它不像西安、北京或南京这样作过集权帝国首都的都市,只要踏入城市的核心区,就能看到巍峨、充满威权和豪情的城池残桓。
偷懒如你,不妨到人民公园或者望江公园,竹林掩映中,上藤蔷薇下,湖光江滟处,总有些年华悠久的茶铺能让你悠然又一天,唯一遗憾的是旁边成都老人们或许过于热衷麻将,只是此种喧哗,居然能与白鹭纷飞共处,倒也繁华万千。我觉得交桂巷是成都非常市井的地方,那里有一半是农贸市场,成都的生活面貌展露无遗。虽然那里因为农贸集市略显嘈杂,但是这一份热闹更有生活的味道。还记得有一次,我从交桂巷出来。那时候天还很早,小巷很深,我看见有一位老婆婆在剥毛豆,远远望去,似乎她老人家一动不动,非常专注。加上周边的氛围,像极了一副美丽的油画画作,我被如此安逸的成都感染。那一刻我深深地知道,我永远也离不开这个城市了。
而且我以前还在那里结的婚,那时候的我还在读博士,没有什么事情,天天在家看书、学习。每天我下午会出去买菜,洗好,准备好,等我爱人回来炒,她手艺要好一些。同时她也很享受在她当厨师时把我喝来喝去的感觉,每天的欢声笑语写满了我成都生活的幸福音符。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太多的场景,太多的生活画面留下了深刻的回忆,所以我觉得交桂巷“最成都”。
如果有下辈子,就要“投胎”成都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成都人的两种热爱:晒太阳和喝茶。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一种最爱——晒太阳喝茶。潮湿的盆地难得阳光,平常街巷已经有很多茶客了,若是碰上难得的秋日艳阳,从府河边到行道的梧桐、桂木或银杏下,一排排的桌椅便会迅速地摆了出来,被一个个悠然淡定的成都人占据。我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是越来越爱这座城市,甚至是再也没有想到过要离开成都,这里气候好,植被很容易生长,到处看着葱葱绿绿的,勃勃生机,还不会像热带地区在夏天来临的时候非常难熬。成都生活节奏缓慢,成都人待人友好,这些都让人非常非常留恋。还有成都有非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跟她们在一起工作是一种非常愉快的经历。将来,我会和成都,我的家人,以及小区的花草树木一起慢慢变老。如果真有下辈子,我希望我能够投胎到成都。
都江堰最像故乡
我在西南交通大学(九里堤校区)读过书。我现在也居住在交大附近。每周都要在里面散散步,这个是大成都滋养的一个相对比较学术一点的地方。不过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丝清幽。总是让我感慨万分。真的是“茕茕白兔,左盼右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也许自己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分子,所以我觉得那里更像是我在成都的精神故乡。而我在成都的秘密基地要说有就是宽窄巷子吧,具体的就是香积厨,是诗人李亚伟开的馆子,曾经对文学的爱好,让我爱屋及乌。餐馆里面可以吃饭,可以喝茶,非常符合成都人的生活节奏。
都江堰最像我江南的故乡。我在都江堰教过书,所以在那里生活了三年之久。成都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但有了都江堰的灌溉,岷江两岸才生起了丰腴的炊烟;有了都江堰的灌溉,绵延6300公里的长江文化才更加辉煌灿烂;有了都江堰的灌溉,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才成了天府之国。因此,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最亲切的是,我的故乡也靠海,因此都江堰这里的水系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江南,更勾起了我儿时的一些美好回忆:在撒满阳光的日子里,我在故乡的海边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