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一座城2011大众点评年终策划
成都女孩刘莉私房榜单>
吃货联盟“吃成都”腐败六分子之一,人称Number兔。她不爱奢侈品牌,只爱“民以食为天”,所以,她宁愿花3000元吃一顿佳肴珍馐也不愿花2000元买一件不值当的衣衫。纵然少不入川,她想过离开成都,但她会不经意间沉醉于成都小店的淡淡酒香,陶醉于卡卡角角的成都美食。
对成都的情愫就在一瞬间
闲适带来的安全感

“混血”成都人
因工作原因曾去过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温州、昆明等地,也因追逐自由空气去过休闲的无锡、丽江、西藏、海南、香港、西塘等旅游景点,虽然成都论经济发展不如北京、上海、深圳的水泥森林大气,论人文不如拉萨的藏传佛教让人虔诚静谧,论自然景观不如无锡太湖深邃、论大气蓬勃不如海南的水天相接,但成都的闲适中不乏进取,放松中不失节奏,是这许多地方都不具备的。通俗的将,成都有种小富即安的幸福。

我对成都的情愫可能就在不经意的一瞬间,也许初冬之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城市满满笼入流光溢彩之中,看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和朋友进入一家小店,感受淡淡的酒香,聆听近期的述语,在美食中陶醉,继而转战下一站咖啡或下一波KTV,都在美好的期待中享受着夜晚,不逼仄,不压抑,表白自我,感同身受,这种情愫是成都的闲适带来的安全感,也正是让我爱上成都的理由。
“吃成都”腐败六分子之一

在成都,我的地标在西门。比如我自己喜欢的晚餐是在金阳路某奶汤面的钵钵鸡,这里的钵钵鸡因芝麻足,花菜硬度适中,故而我个人比较偏爱,虽然这里的服务非常烂且从来不给发票,如果打包还要无故加收串串钱和打包费,但因实在喜欢钵钵鸡的口感,就主观地让心里骂嘴里嚼的抱怨变成了浮云。请外地朋友,我喜欢选择浣花北街国土宾馆的乡村菜,因其鳝鱼够脆,脑花不腥,菜品麻辣鲜香口味重,极能代表川菜特色而成为首选。
我们的吃货联盟“吃成都”,目前这6个美食腐败爱好者聚集成的一个分享真实美食体验的新浪微博,当下已经有了18000多名粉丝,我们这群吃货不单爱成都美食,还和《味觉杂志》搜罗过成都的“八大菜系”并出过一期杂志,让身为“地主”的川菜不在成都那么“霸道”,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川菜的包容。在粉丝们的支持下,我们近期在制作一本名为 “壹汀EATING”的杂志,只为把最真实的美食体验分享给大家。
堪比成都“美食GPS”

比起几年前的胡吃海喝,我这两年就忙过了。虽然目前下班时间比较晚,但并不妨碍我们追求休闲的热情,通常晚上12点吃饭的时候总爱说一句“还早,成都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然后开着啤酒喝到点凌晨1点也是常事儿。 我喜欢航空路附近巴拿米的蛋糕和7-11布丁混搭,因为巴拿米的蛋糕比其它店的更为硬朗,没有太多的蓬松感,而焦糖布丁作为营养补充也是十分营养的。
我中午的工作餐不提也罢,但很怀念以前在衣冠庙附近上班时,一位胖女老板送的5元一份的盒饭里面的凉拌白肉配蒸蛋,实惠美味让人期盼。晚上12点吃饭不分高中低端。从银杏的粤式点心、大海湾的荷包蛋吃到双楠路的刘一泰安鱼的泡菜牛肉丝,从西门金阳路上的奶汤面的钵钵鸡吃到成温立交桥下一对下岗夫妻只有晚上11点才摆出来的路边摊的火爆珺把子,这些都是我热衷场所的代表美食。因工作忙碌,昼伏夜出精力有限,全靠吃才让人不会觉得年华老去。
周末我通常不太喜欢逛街,虽然女生扮靓是常态,可我惧怕陷入到奢侈品牌陷阱中,故不敢以此为耀,更觉“民以食为天”。也许是我相信饕餮美食的酸甜苦辣咸麻如人生体验一般,吃亦如此,人生的百味亦能从吃中渐渐顿悟吧。最喜欢的还是周末不加班,找个靠窗的咖啡厅,听着降噪耳机(我是耳机发烧友)的高品音乐,泡上一壶普洱慢慢品味,处理下拍摄的照片,写写文字,感受阳光撒在脸上,超爽!
少不入川?答案是NO

山水造就了地域,地域决定了人群,从而为生于成都安于成都的人群打造了自有的特性,温顺与内敛正是形容它的两个词。由人来说起,到是直接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特征,个性与自由的追求、抛弃形式上的约束。虽然我自己是成都人,但我也曾经想过离开成都,因为成都太过休闲,担心“少不入川”是年轻人培养惰性的写照。我也曾离开过成都出去创业,但始终抛不开家人的依恋,毕竟我是独生子女,抑或更是因为成都蕴含的包容之气让人流连忘返。纵然少不入川,但在当下看来,成都并不妨碍当代的成都年轻人创业的激情。也许过于快速和高节奏的生活往往让人欠缺冷静思考,盆地虽周山环绕,但正是近山者仁,在周遭山脉的包裹下,成都人仁博爱,更能接受不会固化的思维方式,能进能退,游刃有余,更能契合当下的脉搏,从个人起步,做出更多实事来。
最深刻的成都大事记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5.12地震当天,交通已经堵塞,鲜历地震的成都人民对地震充满了恐惧,但位于双楠的府河人家火锅里面居然生意爆满,当时余震未消,每震一下,总有人惊悚的跑出店外躲余震,但随即又继续进店吃刚烫好的毛肚了。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淡定远远超越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当时我就成都人民天不怕地不怕,活在成都,值了!
我眼中真正的成都常规生活应该是市井化的,并没有严格的地域限制。人民公园和浣花公园里面打着手搓麻将的老中青们。他们品着盖瓦茶,小赌怡情,唠唠家常,是成都独特的风景线。
我本人不喜欢打麻将,但周围的麻友如果不宅、不腐、不驴、不色的话,就必然是出落在各个茶楼里,某个小伙子烟不离嘴,眼睛眯成一条直线,用手一摸就已审好了手中的花色,一边算好别人要吃什么牌,一边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问:“那个北门开了一家汤锅说有点好吃得嘛,今天哪个赢了哪个请客哇?”然后打出的牌如若不小心点炮了,就自我安慰一句,“就是给大家做贡献的哈,晚上我可以喊倒起我老妞儿三”,另外的三个人定然是诺诺有声,然后晚上北门的汤锅就已开始叫号排队,一群人啖着美食并讨论着,晚上去哪儿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