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点评!

一个人的一座城2011大众点评年终策划

<<回主页

北方纯爷们王光弘私房榜单>

也许去过的城市数都数不清,最后他却被老婆“虏”到了成都。已经“嫁”到成都的他,还“不安分守己”。硬说是追寻美女足迹迁徙罢了。在成都,曾经忙碌的他过得基本是“老人家的生活”。时间一晃就是5年,他真的就服服帖帖地,“泡”在了成都的茶水里。

成都是来了就走不脱的城满载我所有幸福
王光弘

“嫁”到成都的北京纯爷们

这座城市总是不匆不忙地迈着它平静的步调,在麻将、茶水、火锅中,悠然自得地看日出日落。成都是个弥漫着闲散气息的市井城市,但兼收并蓄的文化气息,让这个市井显得不浮躁,很优雅,这里真的非常“养”人。我籍贯是北京。只是这个籍贯对我的影响可以忽略,虽然走过很多城市,但无论思维还是生活习惯都没有任何特定城市的印记,而相貌和口音更容易轻易混入社会融入人群。所以更多的时候,而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从哪里来,但我只清楚要到哪里去。

泡在成都的茶水中

我路过的城市也许数不清,如果概括总结的话,我想,我大概就是追寻着美女足迹而迁徙罢了。当初在上海时,我便惊艳于人民广场的美女,于是留下来平复彼时稚嫩的心灵,大概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每次的流动都可以总结出这个原因来。不过最后西狩成都,才发现,这个城市其实不怎么像是传说中的那样有美女,至少我没见过。所以我现在很认可苏格拉底那个苹果园理论,一笑。不过我确实是“嫁”到了成都。

三个人搓麻和苍蝇馆子

苍蝇馆子

对于成都印象深刻的情境能记起的还是麻将,第一日到成都时,在少城某条街上,一米宽左右的马路崖上摆了个麻将桌,是三个人玩,与外地的三缺一不同,是真的适合三个人玩,无论牌张数目还是场地大小,多一个凳子就彻底封路了。在座的其中一位,还穿戴着围裙,脚旁边摆着正在削皮的荸荠,这算是百忙之中亲自参与的真实写照了。走出去大约一百多米,又看到两桌麻将,比较正常的是四个人在玩,只不过这两张桌子是摆在公厕门口的。感慨之余,逢人便讲,把这事絮叨了很久。

再有一件便是吃了,初吃成都的苍蝇馆子,米饭,往往是一只木桶端上来,不够可以随时添加,并且必然佐以泡菜。而且这两样都是不收钱的。曾笑谈,实在没钱吃饭,干脆就只点米饭泡菜便好。饭店中炒出的牛柳、肉丝之类,也都是大盘装着端上来,能看到旺着厚重的油。饮食和美女往往是一个城市经济、文化的全部缩影。

眼中的“最成都”

最成都

我到成都已经5年时间了,经常会出没的地点主要是小通巷与合江亭的茶山舍。这两个地方的共同点就是相对安静。前者是最接近早先印象中成都的风貌,临街的小店,坐在马路边上喝茶,一把藤椅可以窝半天,内心非常宁静。如果想表现得小布尔乔亚一点,再往里深入一点,就跟所有渴望漂泊的人群接轨了。而茶山店堂要宽敞许多,窗户望出去就是府南河,如果更文艺一些,可以说窗外是那个三江汇流的合江亭,诸如此类,只是需要脖子够长才看得到。

当然还有一个更喜欢的地方,是成都一处有名的丛林,平日里进来走动,总是清寂,没有过多的香客信众,没有嘈杂的人声。恭敬之余也颇能收敛心性。不能太宣传它的名号,因为这里的素斋实在好吃,而且价格公道。成都的风格概括为生活、闲逸、嘈杂。从这个方向说,小通巷、电信路和人民公园很能体现。小通巷和电信路都是喝茶的地方,属于平民化的,花钱不多。人民公园的风貌倒是其他城市是少见的,从地段功能论,这里大概相当于上海(黄陂路)或者北京中山公园。首先这里真是人民的公园,几乎全成都最热血的老人家都聚集在这里。但是与重庆的大会堂感受不同的是,除了众多的组织松散的舞蹈队,还有大量唱歌会以及流动式卡拉OK。没有机会混入老年唱歌会的人,可以花大约2元钱就可以吼上一曲。所以,我通常认为这个地方没有好的心脏和比较背的耳朵,最好还是慎入。

当然,如果想找清静,也可以在公园里喝茶,比如鹤鸣,在我看来这个院坝除了名字飘逸清亮外,拥挤的茶位也是少有的,到处坐满了茶客,其间还有擦鞋、掏耳朵的招徕客人。掏耳朵这个服务项目印象中是成都特有的,器具手法完全不同,只是我从不曾体验。

老不离川?果然走不掉了

老不离川

从城市风貌论,今天的成都,与深圳、广州或者杭州、北京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坐火车体会最是明显,从站台出来,正面是一个大的广场,前方是一个大的丁字路,丁字左右两侧必然是两座大厦,其中应该有一个酒店或者一个邮电局。标准的模版。继续深入,只需要二十分钟,马上就感觉回到那个刚逃离的城市了。 所以,真正能够感觉怦然心动的熟悉,大概只有图书馆和大学。上个月刚刚去了传说中的西南交大,夜里望出去,教学楼、操场、球场边高高竖起的拦网,依稀就是清华、复旦、北航……传说中每一座有大楼的学校。曾有少不入川,老不离川之说。初来时还不理解,后来发现此话颇耐咀嚼。与我而言,实际上成都市是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少年时候走不脱,老了就表想走了,所以果然就留在成都了。政府在打造这个城市新经济的口号便叫做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果然高屋建瓴。

年轻人的“老年生活”

我一直在做IT类的事情,当下在做的是些顾问的事情,别人顾得上就问问。所以有大把的时间设计新的商务模式、泡图书馆、喝茶和吵架。相对来说成都是个快不起来的城市,所以无论做事还是生活,都不能着急或者说急也没用。所以我每天早起话通常是到公园散步、然后买菜,回家吃早餐。嗯,是的,基本上是老人家的生活方式,唯一的区别是没有带着孙儿孙女。

成都闲适生活说起来,成都的城市改造速度太快,以至于还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宁静古都,就掉进了现代城市。想象中的石板路,沿街的茶坊,这些我从电视上确确实实看到的景象,每当与成都人不无怅惘谈起时,明明成为了对外地人的揶揄笑眼。好在这种浅笑很享受,因为很快就找到了话题。成都的茶馆开得满街都是,这一点有点像上海杭州,不过这里通常是三花泡起,龙门阵摆起,茶叶、茶点之类的倒是没那么讲究,花茶佐以一把瓜子或者豌豆。

不过照我看,此类生活更主流的方式还是麻将,与北京上海周末打麻将不同,这里是几乎除了吃饭睡觉随时都可能在打麻将。而且这麻将打得几乎等同于娱乐的全部内涵了。所以跟成都人出去玩最痛的莫非如此了,可惜至今没有学会,买马又总赢,尴尬之余,除了约二三好友聊天,就是独坐了。

私房榜单

查看本城更多精彩榜单»
  • 1
    荣园餐馆

    荣园餐馆

    这里的鱼算是做到一定水平了。虽然餐厅环境惨了点,而且是装修过更觉得磕碜。但当鱼肉入口时候,总能感受点文化品位。

  • 2
    真资格 鱼仔

    真资格 鱼仔

    鱼仔细致,肉质爽滑。

  • 3
    沱江鱼府

    沱江鱼府

    开这么久,楼上楼下换了N多招牌,唯这家不倒,可以知道水平了。

  • 4
    滋味烤鱼店

    滋味烤鱼店

    相比较一些其他字号,这家烤鱼和排骨味道都非常好。早先还是一个小的店铺,现在似乎遍地开花,修成正果了。

  • 5
    四季春餐馆

    四季春餐馆

    鱼肉火候掌握甚好。芡汁勾制甚入味。只是要用五星酒店的价格来吃盒饭的环境。

  • 6
    味香鱼火锅

    味香鱼火锅

    非常入味的鱼火锅,香辣提气。非常适合专门去解馋。

< >